近日
《濟南日報》
對我縣“樂業平陰”招聘求職云平臺彰顯數字力量
進行了專題報道
↓↓↓


今年以來,平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動對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,搶抓省會“西興”機遇,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深化“一次辦成”改革,積極優化營商環境,打造“樂業平陰”招聘求職云平臺,創建“線上找活對接,線下上崗服務”新模式取得新成效,全縣實現新增城鎮就業2914人,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116.56%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0.3%以內,保持了全縣就業局勢總體穩定。
在開展就業招聘工作中,平陰縣人社局注意到,傳統招聘求職模式形式單一、數據收集能力弱、供需契合度低,難以滿足企業和群眾日益多樣化、個性化需求。為此,縣人社局堅持向創新要活力、向數據要效率,通過網上就業信息歸集和各類用工信息匹配,在全市率先開發了集信息采集、應用、分析于一體的“樂業平陰”招聘求職云平臺,為求職者和企業提供更方便、更快捷、更高效的精準“云推送”服務,打造掌上“就業大廳”。截至目前,平臺已導入15.9萬條人力資源信息,注冊招工企業181家,發布崗位信息2300條,達成意向2400人,對接成功1020人,大大緩解了縣域內招聘求職信息不對稱、不及時的問題,平臺成功入選山東省人社廳“揭榜掛帥”項目,山東廣播電視臺等上級媒體對該創新做法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。
近期,平陰縣人社局又對平臺進行了二次升級,增加了“零工市場”模塊,完善共享用工余缺調劑平臺,共享用工崗位信息等服務,并制發零工市場“電子地圖”,打造線上“零工客?!?,實現線上找活對接、線下服務的新模式,極大緩解了“零工”馬路市場的困擾,改善了供需雙方的對接環境。
就業是最大的民生,一頭連著千萬家庭,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。平陰縣人社局深入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,匠心打造以“促就業、固成果、提振興”為目標的“1234城鄉公崗·益起創”的公益性崗位品牌,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公益崗擴容提質行動堅持“益需設崗、益人設崗“原則,開發了村容保潔、衛生防疫、森林防火、安全應急、道路管護等近40種崗位。如今,在全縣鎮街村居處處可見公益崗人員忙碌的身影,他們通過勞動體現了自身價值,增加了收入,促進了社會穩定,真正發揮了設置公益崗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效益。目前,平陰縣已開發城鄉公益崗2575個,其中,城鎮公益崗268個,鄉村公益崗2307個,超額完成全年開發任務。省、市、縣撥付城鄉公益性崗位補助資金958.29萬元,大大激發了公益崗人員的上崗積極性和工作熱情,群眾紛紛點贊政府這一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稱贊“昔日困難戶如今成為‘公薪族’,公益崗點燃了生活新希望”。
11月8日,省委組織部副部長,省人社廳廳長、黨組書記梅建華帶隊到平陰縣專題調研穩就業工作,對平陰縣人社局開發“樂業平陰”招聘求職云平臺,創建“線上找活對接,線下上崗服務”新模式給予高度贊揚,認為該模式盤活了縣域勞動力存量資源,實現了人力資源精確篩選、求職崗位精細定位、供需雙方精準匹配,有效緩解了“企業招工難,個人求職難”雙難并存的困境。同時,梅建華一行對平陰縣立足實際,創新打造“1234城鄉公崗·益起創”公益崗品牌表示充分肯定,并要求平陰縣不斷探索創新公益崗管理新路徑,真正讓公益崗在統籌城鄉就業、促進鄉村振興、推動共同富裕等方面釋放多元效應。
調研組一行還參觀了中共平陰縣委舊址和平陰歷史陳列館,舉行了支部主題黨日活動,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奮斗歷史中,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,牢記初心使命,凝聚奮斗力量;深入社區、企業、鄉鎮辦事服務大廳,走進基層一線工作人員,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聽取基層單位和工作人員對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,提升就業服務質效的意見建議。